最近,因疫情原因在家,刚好也有了时间反思与总结一下。
我进入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也有七年了,建站、SEO、SEM、 电商 、新媒体都有涉猎。
我眼中的互联网变化
以前,一个人想通过做网站赚钱
必须要懂域名、解析、服务器配置,这些搞定之后。第二部要生产原创内容或者采集别人内容伪原创之后发布,才能从搜索引擎获得流量,仅仅这些还不够,还要去做外链和友链。
大多数人靠接广告赚钱,谈好价格,把广告主的广告挂一段时间,一次性收费x元。或者挂载百度网盟的广告,有人点击,就有钱赚。
也有人做精细化的服务,有完整的运营流程。
想靠做网站赚钱,你要懂很多东西才有可能。
以前,做电商。
前期刷刷单,搞搞7天螺旋,就能拿到自然搜索流量。
随着平台的发展,各种规则层出不穷。
运营者要学的东西很多,自然流量获取变得越来越难。
阿里的上市,让小卖家雪上加霜。
我们本意是渡河,奈何要每天学习造船技巧。
当然,适者生存,竞争力大才能生存下来,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,才能为帝国提供利润。
很多人出淘做起了微商,然后活的很滋润。
因为,这次把流量捏在自己的手里。
时隔多年,我们叫他私域流量。
以前,做新媒体
靠搬运、靠标题党、矩阵操作
也可以获得丰厚回报
现在,很难了,踏踏实实做优质内容才是王道。
互联网格局基本形成,流量聚集在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头条、快手、微博、b站上。
不变的是什么?
我还看到一个现象
力求短平快、想赚快钱的人越来越难
有些人为赚快钱,要么浪费自己的时间,要么被收割。
真正踏踏实实做内容、真正踏实服务用户的人混的越来越好。
大道甚夷,民好野径。不外如是。
国内互联网发展到现在,流量几乎聚拢在百度、头条、腾讯、阿里、微博、快手抖音b站这些平台。
去除阿里系,其他平台都是对优质内容极其渴望的,只要按照游戏规则做好优质内容,就可以获得平台分发的流量,名利双收。
创作者只需要专注于内容创作即可。
可以说,互联网不变的是变化,不变的是优质内容一直都是名利收割机。
那些不学习、不实干的人将没有出路。
网络营销的本质是什么?
想在互联网上赚钱,有一个底层的公式永远有效
销售额=流量*转化率*客单价。
客单价很容易控制,什么在影响流量和转化率呢?
我认为是是传播效果。
每一次网络营销都可以看做一次传播活动。
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有:
传播源、传播内容、媒介、受众、反馈
传播源即各位内容生产者、运营方
传播源怎么影响传播效果呢?
我觉得有两方面,一方面冷启动阶段若传播源没有一定量的粉丝,传播活动很难放大;另一方面,传播源自身的知识储备、能力素质也影响着传播效果。
传播内容不用多说,内容若用户无感,很难传播下去。所以,必须要生产优质内容、用户想要的优质内容
(注意,用户想要的和用户真正需要的很可能不一样,以我目前操作的副业知行社为例,我这边分享的都是真实的经验、当前想在互联网赚钱的底层心法,而大部分用户想要的很可能是立马就能赚钱的小项目)
什么样的内容受欢迎?
推荐看一下《全新思维》这本书,里面提到六个要素,设计感、意义感、娱乐感、故事力、共情力、交响力。
再说媒介,互联网媒介诸如公众号、个人号、视频号、抖音快手b站、微博、头条号搜狐号大鱼号简书知乎等等。
想要传播效果好,你必须了解这些平台的规则,遵从、尊重,站在平台角度考虑,做到这些,传播效果才会更好。
受众,即目标用户,你的用户年龄、性别、地区、喜欢什么、有什么特质,都是需要你了解的,对受众的理解越深,才能生产用户喜欢的内容,才能抓住受众的心,传播效果才会更好。
反馈,每次传播活动,都要根据数据来调整运营方向,让下一次的传播效果更好。也是很重要的一环
如果你能从传播学这5个要素为出发点去思考,我相信你能发现很多优化的空间,可以让你的营销更有力。
个人认为,网络营销的本质就是让你的内容尽可能的出现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。
一方面,保证宽度,全渠道分发;另一方面,保证深度,让真正有用的内容在互联网中传播。而不是为互联网制造垃圾。
国平老师也说过,让内容在渠道中流动起来。
以前很多电商运营瞧不上主播。自己会十八般武艺,赚钱累死累活,主播一张嘴、撒娇卖萌跳舞就把钱挣了。对很多人来说,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。
到目前为止,还有很多人对主播有偏见。
若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看,就很好理解了。
—–完

不错